金仲華 1968年春,一個江南常見的寒冷的早晨,為了能及時到「牛棚」讓「打鬼隊」隊長點名,天還未亮透,我就趕緊起床,胡亂地洗臉、刷牙、穿衣,吃了早飯,跨出大門上路去,剛走下樓梯,迎面沖過來一個青年,金仲華的侄子金明生,他臉色刷白,木然地望著我喘息,半晌說不出話,一種不祥的感覺馬上竄進我的心頭。今天一清早奔著來,肯定出了什麼事了。不幸而猜中,他噙著淚水,結結巴巴地對我說,「伯父…伯父他……」,我問他到底怎麼回事。他痛苦地用手往頸部比劃著,說「是半夜兩點鐘出的事體,當時誰也不在意……」說著說著,便嗚咽起來,說不下去了。我盡力使他情緒安定下來。他告訴我,事情發生後,祖母——金仲華的老母親,才回憶起,半夜裡仿佛聽到樓上響過一聲木凳倒地的聲音,有誰意識到竟然發生這樣的事情!老太太都快九十了,腿骨曾跌斷過,行動不方便,為此她十分怨恨自己當時未能到樓上去看看。 金仲華就這樣離開我們了。事情發生得太突然了,叫我也難以抑制悲愴之情湧上心頭。但當我想到與仲華相依為命,年近九旬的老太太,想到數十年在仲華提攜下成長的我的夫人阿端(金端苓),想到……我強使自己的感情平靜下來,在這雷殛般的一瞬間,他們多麼需要力量給以支援啊。我同明生急忙回到屋裡,把情況告訴端苓,並一再叮嚀她,在這樣的時刻裡,需要的是堅強和鎮靜,特別囑咐她對母親一定要百般安慰。「牛棚」不能遲到半秒鐘,說罷,我便匆匆出門去了。 真佩服這位值得尊敬的金老太太,經受得起這場老來失子的爆炸性打擊,老母親表現極其堅強,沒作過一次呼天搶地的哭泣。老人家確信兒子生平行得正,站得穩,所有交往的朋友都完全是好人。出事之後,「四人幫」向她「外調」兒子的情況,她斬釘截鐵地對來人說:「我兒子是好人!如果我兒子做過什麼虧心事,可以拿我這副老骨頭來償還。」就憑這股正氣,老太太依靠兒女、孫子每月接濟,過著清貧的生活,倔強地繼續活了九年,直到1974年,才離開人世,享年九十六歲。朋友們都知道仲華事母至孝,但單從世俗倫理的母子觀念來理解是不夠的,這位老太太不但含辛茹苦把兒子撫養成人,而且一貫支援兒子從事的正義事業,在兒子死後繼續堅信兒子事業的正義性,不容許對兒子光明磊落的一生抹黑,對這樣的母親,怎能不尊敬,怎能不孝。 仲華去世的那一天,上海的造反派「英雄」們,正在文化廣場煞有介事地舉行學習積極分子大會。報社裡那些晨昏都強迫著我們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