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11的文章

新書推介:被遺忘的文學時代

劉火子曾說:「1936-1941這個時期,香港文壇的確經歷着它從來沒有過的最輝煌的年代。可惜長期以來卻很少人提起過它,這是不公平的。」 由劉麗北主編的新書《紋身的牆──劉火子詩歌賞評》便讓大家認識這個被遺忘的文學時代。書中從劉火子的字裏行間展示現代地區性文藝、剖析被稱為文化城的桂林及孤島的上海等,同時亦對抗日戰爭期間的香港文藝研究有更深入的探討,為被遺忘的文學時代作出平反。 新書詳情: 書名:《紋身的牆──劉火子詩歌賞評》 主編:劉麗北 出版社:天地圖書 售價:$70 撰文:湯慕華 香港《東方日報》,2011年1月18日

許定銘:拓荒者的足印——讀《香港情懷與文學情結》

我雖非生於香港,但在本地生活超過一「甲子」,我在此成長、受教育、工作……,這個育我、活我的南方小島是我深愛的家鄉。除了熱愛香港,我更愛本土文學,此所以一見有關香港文學史的書出版,不問內容是否充實,售價是否高昂,我均亳不猶豫購入,且迅即一口氣讀完,沒一遺漏,像: 謝常青《香港新文學簡史》(廣州暨南大學,1990) 王劍叢《香港文學史》(南昌百花洲文藝,1995) 劉登翰《香港文學史》(香港作家出版社,1997) 潘亞暾《香港文學史》(厦門鷺江出版社,1997) 古遠清《香港當代文學批評史》(武漢湖北教育,1997) 施建偉《香港文學簡史》(上海同濟大學,1999) 袁良駿《香港小說史》(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 可惜,每次讀後都很失望。這些書都有個共同點:全是內地的學者所寫。正因為全由沒親身經歷的學人執筆,單靠紙上記錄,很多重點都弄錯了,而且由於資料的缺乏,總給人欠缺了甚麼的感覺。 到二○○五年,終於見到由本地學者慕容羽軍執筆,副題為《親歷的香港文學史》的《為文學作證》(香港普文社,2005)。慕容羽軍在香港文學界活動超過半世紀,由他撰寫的香港文學史,非常接近事實。不過,由於他活動的圈子大部分為「綠背文學」的範圍,對其他的文學圈子了解未夠深入,評論時不免有所偏頗,尤其一九四九年以前的香港文學,他所知有限,使《為文學作證》只成了香港二十世紀後半截的文學史。 難道香港沒人可以寫「香港文學史」嗎?非也! 香港的學者們不敢動手寫「香港文學史」,是因為資料貧乏。中國新文學運動開展以後,香港很早就響應了,一九二○年代中期的《大光報》、《循環日報》、《大同日報》和《華僑日報》等,都有白話的文藝副刊,而第一批新文學作家侶倫、望雲、傑克、謝晨光、侯汝華、劉火子……等人出過不少單行本,辦過《島上》、《紅豆》、《伴侶》……等新文學雜誌。然而,現在我們完全沒法見到這些書刊的實物,知道的都是間接得來的訊息,憑這樣的二手資料就能寫出好的文學史嗎?我很懷疑! 今天劉麗北終於踏出了第一步,讓我們讀到資料翔實可靠的史料——《紋身的墻——劉火子詩歌賞評》。 本身從事經濟資訊的劉麗北,是香港一九三○年代詩人劉火子的長女。詩人劉火子(1911~1990)原名劉培燊,生於香港,只接受過很基本的學校教育,他一九三二年開始寫作,作品有新詩、詩論、小說和報導……,出

《紋身的墻——劉火子詩歌賞評》

三四十年代的香港文壇,呈現出一個繽紛活潑的新氣象。躲避日本侵華戰火的北方文人紛紛南下,集聚香港,掀起香港新文學的一場盛宴。 有一位香港本土的文學青年,與北方南下文人融成一片,在北方文人主導的香港報刊上,發表大量詩歌、散文等文學作品,積極組織及響應新文學活動,親身參與這場文學盛宴的製作,幷取得不菲的成果。他就是劉火子,一位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却完全融入時代洪流的激情滿溢的文學青年。 本書經過編者十餘年的辛勤尋覓和考證,從北京、上海、廣州、香港四地多家圖書館查閱整理而成的劉火子文學創作資料,相當扎實和豐富細緻。通過對劉火子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幾十首詩歌作品的分析欣賞,和對他一生文學生涯活動的深入瞭解,以點帶面,可以窺見香港本地文學青年的成長的踪迹,也可以從這個點,鏈接到北方南下文人的頻繁活動的軌迹。 能够從容而又緊密結合著北方南下文人和香港本地文學青年兩個方面的人,劉火子是罕見的例子,也是香港文學青年在文學新浪潮中成長幷逐漸顯露出個性的絕佳例子。更難能可貴的是,劉火子在戰火紛飛的日子,身兼戰地記者,對親眼所見的前綫感人事迹所創作的詩歌,情緒飽滿,生動流暢,頗有個人風格。 《紋身的墻——劉火子詩歌賞評》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32開本 302頁 中文繁體 出版公司:天地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0年12月29日 定價港幣70元 各大書局有售

邓伟志:从诗人到年鉴事业奠基人

喜闻刘火子先生(1911-1990)的后人在香港艺术发展局资助下,正在编辑出版刘火子的诗歌专集,备感欣慰。 20世纪30年代初,香港新文学尚处于萌芽期,刘火子已在香港多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和诗歌评论,尤其是他创作的新诗,聚焦于社会贫富不均的现状和下层平民百姓的疾苦,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之后,他作为目前所知香港报界唯一被正式派往前线的战地记者,在南方抗战前线采访一年半,曾亲临大捷后硝烟未散的昆仑关,目睹民众为阻延日军入侵而掘破自己亲手修筑好的滇缅公路的感人场面。 在撰写前线通讯的同时,刘火子还用诗歌表达爱国激情,这些诗歌取材独特,有血有肉,全民抗战的激昂气氛扑面而来。《热情祖国》和《笔》等诗作曾以显要位置刊登于茅盾、巴金创办和主编的《烽火》文学杂志;《阴郁的书简》发表在端木蕻良主编的《时代文学》上,产生很大影响,他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诗名远扬,人称“诗人火子”。此后数十年,虽经历战争和流徙,刘火子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写实的风格致力于诗歌创作,自1934年发表第一首诗歌到1984年创作最后一首史诗性长诗《奋起者之歌》,他的写诗历程跨越半世纪。 刘火子是文字工作者,一生在诗歌创作、新闻采写和年鉴编辑方面都有建树。余生也晚,在他写诗的高峰期,我尚未出世。这次其后人将他的数十首代表性诗作集零为整,读完这些诗,我深受教育,同时得到了极好的享受。刘火子的诗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充满深刻的人生哲理。在战争年代,他的诗,对侵略者是炸弹,对人民是号角。他坚持“艺术是属于人民的”理念。他表达了香港民众的心声,同时也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言人。 我认识刘火子先生始于1978年筹备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时,也就是刘火子先生从事文字工作的最后十年。在这之前,我已久闻这位上海《文汇报》副总编的大名,可是一直没有机会聆听他的教诲。1978、1979年,分社设在上海人民广场大楼,即现在上海市政府、市人大的所在地。刘火子是上海分社的领导成员之一,我是普通编辑,于是,我们得以天天见面。 大百科全书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是汇总前人长期积累的科学文化成果的权威性书籍,而中国历史上尚未编辑过同类的书籍,即使国外出版的大百科全书,对中国内容的描述,也错误颇多。于是,刘火子怀着极大的热情,离开他工作几十年的新闻媒体,全身心地投入到他认为非常有意义的大百科全书的编辑出版事业中去。 当时计划大百科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