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鄭重:劉火子印象

20世紀60年代初,我進《文匯報》當記者,劉火子是副總編輯,分管夜班編輯工作,長年做夜班。我們當記者的寫了稿子,交給部門編輯,編輯修改後排字,然後交給部主任,由部主任簽字發往夜班編輯部。因此,除了開會,我很少有機會和身為副總編輯的劉火子見面。但對他的印象還是有的:高大的身材,夏天穿紡綢短袖衫,冬天穿中裝棉襖,圍著很長的手編羊毛圍巾,衣服都是很寬鬆的。我偶爾也去夜班編輯部探頭探腦,只見劉火子坐在皮的轉椅上,銜著煙斗,面前兩排相向而坐的編輯,手握紅色毛筆,在埋頭編著版面。中國研製的返回式遙感衛星首次成功返回地球,劉火子寫了一首詩,記得其中有一句「輕輕地軟著陸」,深得大家的欣賞。當時一位老編輯告訴我,劉火子是詩人,抗戰時就寫了許多詩,那位老編輯還能背得出他的詩句。

1957年,毛澤東當著徐鑄成的面表揚《文匯報》說:「你們《文匯報》實在辦得好,琴棋書畫,花鳥蟲魚,真是應有盡有。編排十分出色。我每天下午起身,必先看《文匯報》,然後看《人民日報》,有空再翻翻別的報紙。毛澤東所說的「琴棋書畫,花鳥蟲魚」、「應有盡有」是《文匯報》「彩色版」的內容,毛澤東所說的「編排十分出色」,正是出自劉火子的設計。在寫《毛澤東與文匯報》時,我採訪了幾十位「老文匯」,我把他們的回憶寫在書中:「『彩色版』是《文匯報》複刊後創辦的寓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于一體的副刊,在複刊前,徐鑄成訪鄧拓時受到鄧拓談話的啟發才產生的念頭。」「還是在辦《教師報》的時候,準備返滬的『老文匯』人馬就在醞釀如何辦這樣一個副刊。副總編劉火子把大綑的法國《人道報》翻來覆去,想吸取其編排上的一些新招。他主張這個專刊可以在周末出版,以豐富知識分子業餘生活為主要內容。據參加創刊編輯容正昌(黃裳之弟)說:『劉火子談的,我們都感到非常新鮮,因為那時什麼知識性、趣味性這類提法還沒有聽到過。』」

「彩色版」是《文匯報》的一個組成部分,它還是在追求擺脫蘇聯的辦報模式及新聞中的教條主義,冀望有所突破。「彩色版」所涉及的內容,即使以今天的眼光來看,也稱得上是豐富多彩,琳琅滿目。如文體方面,有漫談水上運動、怎樣劃船、給初學游泳者、談打獵、談踢毽運動、國際象棋的門徑、漫談圍棋、風箏這一門藝術、怎樣請女伴跳舞。影劇曲藝方面,有京劇老藝人蕭長華、荀慧生、郝壽臣談角色表演,攝影生活、銀幕後的戰鬥、動畫今昔談、評彈的表白。園藝飼養方面,有養花、盆栽的趣味、插花的藝術、怎樣欣賞山水盆景、金魚樂、金絲雀的飼養。生活方面,有食品的調制、品茶、名菜介紹、縫紉、服裝設計、婦女頭髮裝飾。其他尚有世界珍聞、科學小品、遊記、掌故、歷史傳說、雕刻、工藝美術、集郵、書法、裝飾、家具等。據老報人回憶,劉火子不但是「彩色版」的策劃者、創刊者,也參加具體選題的制定。

毛澤東稱《文匯報》「真是應有盡有」,那是恰如其分的評價,毫無誇大之詞。

從進文匯報社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四五年的時間里,我和劉火子都沒有什麼交流,只是偶然在編輯部會議上看到,他很少講話,討論問題時,我也很少發表意見,應該說彼此是陌生的。「文革」開始,劉火子即被隔離審查,編入「大班子」,去了「五七」幹校,又到工廠去「鍛煉」,我們就沒有再見過面。1975年,劉火子突然來到我家,他那高大的身材,我那小屋幾乎裝不下他。他說是來看畫的。的確,整個「文革」期間,我除了按時上班幹活,其餘時間都花在玩畫上。他看到畫,兩眼發亮,很興奮的樣子。後來,他又讓我到他家去,看了他收藏的齊白石作品,知道他喜歡的是哪一路的藝術。再以後,我就陪他去拜訪了來楚生、朱屺瞻、唐雲,為他要了幾張畫。再以後,我們就成了玩友。謝稚柳為我畫的《塞上馬群圖》,可以說聞名滬上,1976年,我要付諸裝裱時,請郭紹虞、王蘧常、陸儼少、啓功、唐雲及沈尹默的夫人禇保權作題,也請火子題了一段,語雲:

故鄉塞外,走遍天涯。毫不利己,一心為他。
戰士之友,渾身是膽。硝煙瀰漫,方向不差。
勞有伙伴,敢挑重擔。征途萬里,堅韌不拔。

稚柳先生畫馬,勃勃有生氣,放牧草原,千姿百態,躍然紙上,為歌一首以頌之,即奉鄭重同志教正。
劉火子一九七六年春
鈐齊白石刻「火子」白文印,「劉」朱文印。

1977年以後,陳虞孫和劉火子率領《文匯報》一批編入「大班子」的編輯記者去創辦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上海分社,火子任副總編,負責創刊《中國百科年鑒》並任主編,我也忙了起來,奔赴全國各地採訪,我們也就很少有見面的機會了。

【作者簡介】鄭重1935年生。1961年複旦大學新聞系畢業,進上海《文匯報》從事採訪和編輯工作,撰寫有大量通訊報道。80年代末出版個人新聞通訊集《時代風雲錄》(50余萬字);近年出版有《風雨文匯》等多部專著。系《文匯報》高級記者。現已退休。

上海《新民晚報》,星期天夜光杯,2011年12月11日
http://www.news365.com.cn/wxpd/bhygb/jy/201112/t20111212_3203179.htm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都市的午景

長短鐘針交指著正午的太陽, 說這是最平等的一瞬吧; 而地獄與天堂間的距離呢,遠著呵! 金屬的鐘音迴蕩於都市之空間, 一下,一下,緊敲著人們之顆心。 於是標金局裡的人散了, 堂皇的寫字間也空著肚子 看那意大利批檔的門階, 流注著白色的人流, 而雪鐵龍車子又把這人流帶走, 一隊,一隊,水中的游魚哪! 白色的人流把Cafe的肚子充實了, 豐滿的Tiffin,奇味的飲品, 雷電x播散著爵士歌音, 一口茶,一口煙, 笑語消磨這短促的一瞬。 金屬的鐘音迴蕩於都市之空間, 一下,一下,緊敲著人們之顆心。 於是煩雜的機聲戛然停止了, 黑洞洞的機房放走了人, 揩著汗珠,喘息! 低矮的門階, 流注著黑色的人流, 涼風拂去心之鬱抑, 才知道陽光那麼令人可愛! 肚子空了,走吧, 行人道上游著疲憊的人魚, 街頭,渠邊,蹲滿了人, 兩碗茶,一件腐餅, 耳間還存著權威者吆喝的厲聲, 一陣愁,一陣怨, 悲憤消磨這短促的一瞬。 長短鐘針交指著正午的太陽, 說這是最平等的一瞬吧; 而地獄與天堂間的距離呢,遠著呵! 劉火子 寫於:1934年8月 刊於:1934年11月23日,《南華日報》勁草

訪問香公(香翰屏將軍)

香翰屏(1890-1978),字墨林。廣東合浦縣人。1936年10月28日任命國民革命軍中將。 1937年11月10日任第三戰區第九集團軍副總司令、代總司令。抗戰期間,香率部參加了淞滬會戰和徐州會戰。後回粵復任第四路軍副總司令,兼任廣東民眾抗日自衛團統率委員會主任委員。1939年1月-1945年1月任閩粵贛邊區總司令。1940年在職第四戰區兼任「挺進縱隊東江指揮所」主任。愛護士兵,紀律嚴明,得到同事士卒的愛戴.。 一 日本南支派遣軍的頭目們,在地圖上用紅色的鉛筆在博羅上打了一個圓圈,說:這是「匪區」;跟著又用藍色的鉛筆在惠陽的名字上,打了一個圓圈,說這是「良民區」。這兩個不同意義的稱呼,實際上都是一樣的侮辱,而後者尤甚。所謂「良民」無非說可以夠資格做順民而已。不過這侮辱,在過去有不少惠陽人似乎沒有意識到。他們覺得日本飛機轟炸惠陽比轟炸博羅在程度上確乎輕淺得多;因之有一個時期日本飛機在惠陽上空飛過,而一些無知的土民卻可以滿不在乎的站著仰頭看,彷彿那些飛機與他們是有親誼的,永遠不會丟炸彈的樣子。從這事實看來,過去的惠陽民氣是低落的。 不過現在是覺醒了!第一,日本的飛機到底是殺人的(最近就丟了不少次炸彈),第二,戰區的政工大隊、社教的工作團等都在這裡開展了工作。特別是第三點,游擊指揮所坐鎮在這裡,在民眾中建立了信心。而對於民眾工作的實施也非常積極。據說游擊指揮所主任香公(香瀚屏)為了這工作,就常出發到各個鄉鎮去,緊緊地抓住機會,出現在民眾之前,對他們講解時事,慰問,給他們以興奮。現在,」軍民合作站「是遍地設立起來了,曾經在一次大反攻中發揮了他們的最高效能!  「幾月前這裡的民氣是非常低落的,現在才好哩!」一個早上,我有機緣見到香公,問及民眾情形之後,他這樣的回答我:「如今,軍民合作站在很多鄉鎮中建立起來了,山西的民運怎樣好,可惜我們沒有機會看過,但我相信我這裡做的也不壞」!說得好像很興奮!  是的,一個軍政長官長官能夠注意到民眾工作的,無疑一定收到很好的效果。還有一個例子,那天同他談到食糧價格高漲,以及禁止牲畜出口問題。他說牛是絕對禁止出口的,因為這是對於農力的關係。而豬雞之類。第一,人們不一定要吃,第二,輸運出口,也是對外貿易之一,而且主要的還可以讓老百姓從此賺幾個錢。所以他還不打算禁,雖然這必然使得豬雞會因此貴起來

常見問題

1、劉火子是誰? 劉火子(1911-1990)是少數能夠被中國主流文化界認同的香港詩人、報人和世界語(Esperanto)專家,他曾任香港《文匯報》總編輯及上海《文匯報》副總編輯,中國大百科全書上海分社副總編輯,《中國百科年鑑》創始人,主編。他首創了改革中國報紙橫向排版的「八欄編排法」及創編了新中國第一本綜合性年鑒--《中國大百科年鑒》。 2、重要性在哪里? 劉火子在1981年寫給盧瑋鑾(小思)女士的信中曾說過:「1936至1941年這個時期,香港文壇的確經歷著它從來沒有過的最光輝的年代,可惜長時間以來卻很少有人提起過它,這是不公平的。當今既然有人對地區性文藝,例如對被稱為文化城的桂林,對被稱為孤島的上海進行研究,那麼對抗日戰爭時期香港文藝的研究就不應有所例外」。 以往對於劉火子的認識僅限於他對中國報業的貢獻,對他在文學方面(特別是香港早期文學)的貢獻所述不多。事實上劉火子在香港新文學發展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份量。劉火子從事文學,尤其是新詩創作延續半個世紀;結識的朋友不僅有香港早期文學青年,亦有大批南下香港的著名北方文人,研究劉火子可以對三、四十年代香港文學的深度和廣度有更多的瞭解。 3、博客建立的過程是? 確切的日期說不清楚。最早可以追溯到1998年春節收到第一份資料手稿開始。其後一直忙於收集資料及查證資料,遍訪了北京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廣州中山圖書館、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香港大會堂圖書館等數家圖書館。緊接著又忙於資料的編輯及核對。大部份原始資料年代久遠,字跡模糊或潦草不清,僅人手輸入電腦就耗費了無數時間,直到2002年初才進行網站的建設工作。因為免費空間到期,內容在2008年開始博客化,現在除了缺失的資料外,已經基本完成博客化。 4、博客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本博客為保存史料而開設,含劉火子的詩稿、文獻、照片、研究及動向,為研究香港文學提供最真實可靠的材料。同時由於年代久遠,很多資料散失,也希望有心人提供相關的資料。 目前有:詩稿57篇、翻譯詩歌5篇、長篇通訊(紅香爐的百年祭)17篇、特稿4篇、散文6篇、回憶錄8篇(這個詞匯不太準確,也請有心人幫這個欄目起一個名字)、評論3篇,以及一些舊的照片和相關懷念的文章。 5、為什麼用博客進行出版? 主要的原因是方便這些資料能夠更為方便地被查找,也因為博客是免費的,可以長期保存,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