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不死的榮譽

——喂,同志,你是哪部隊的?
——我?榮譽第X師!

他退下來了,
又想起那斜襟的
灰布衣裳,
那血紅的十字幌在眼前,
向他招呼:
哦,又相遇了,老朋友?
未來的日子
(怎麼辦?
由命運去安排!)
那給以感覺都一樣寂寞的
白天和黑夜,
長躺於稻草墊子上,
讓紅汞和凡士林
親吻著肌肉,
讓繃帶棉花長時間的摟抱,
呼吸於呻吟與呻吟之間!

前天他還走過二百里長途,
那太熟悉於中國土地的雙腿啊:
蘆溝橋它走過,
台兒莊它走過,
南京它走過,
(而且曾經倒在那里!)
如今這老練的雙腿,
又踏上南方的戰場。
一塊小破皮,
在他一大片皮肉上,
鏤上一方永恆的烙印——
戰爭的浮雕。
田野是一片迷茫,
山的那邊還沸騰著仇恨的呼喊。
沒誰給他擔架,
他游泳在不像火煙那麼溫暖的
寒潮的霧靄裏。
兩只長滿胼胝
只會「開槍」和「敬禮的手」
閑下來了!沒有武裝的生命
撐著一根松樹棍,蹣跚著。
他譏笑著自己;
沒有武裝的兵多麼可憐,
像個什麼樣子?
他偷偷地以冰冷的手,
摸著懷裏的那個疤痕,
又望著腿上的這個創傷,
把生命的觀感流諸吁嘆。
但他理解:
有人說過
這是「榮譽」,
你應該感到驕傲!
    ——站住!有傷票嗎?
    ——傷票沒有。
    ——怎樣傷的?
    ——自己炸傷的!
是的,他感到驕傲。
昨夜敵人在高地上設了槍巢,
兩根機槍把山前羅入火網。
異國來的仇敵得意地射出彈丸,
——那卑鄙的吐液,
粘著弟兄們的身驅。
一批倒下了又補上另一批,
那裏還是一串一串火珠!
他從戰爭的那一邊緣,
走到這一邊緣,
一個皮肉上曾鏤刻「戰爭藝術」的戰士,
當有人「傳話」:
那頑強的槍巢,
誰敢去把它消滅,
十只大洋賞格!
(這多麼動人的賞格!
對於他這沒有土地的農民,
十只大洋意味著什麼份量!
新鮮啊,打仗還賞錢!……
當兵的誰聽見過?)
他去了!沒有「長官」給他握手,
沒有人給他以熱情,
只是弟兄們沉默的眼睛。
他去了!像一只兔子,
搶進了死角,
又像一條蚯蚓,
鑽進禾田的沼地,爬過
墳塋和弟兄們仍在淌血的尸體,
「好家伙,你還叫?」
他躍到槍巢之前,
一手把敵人的機槍扯了出來!
於是兩個不同民族的生命,
展開了生死的角鬥。
他抱著他!
他抱著他!(仇恨摩擦著仇恨呀!)
當一把短刀從敵人懷裏抽出時,
當那短刀加在他頸項時,
當生命行走於刀鋒時,
他把仇恨的人——
卑鄙的生命對手
壓在那鋪滿松果、
積滿彈殼與彈丸、
血漬凝著砂土的地上,
他一只手把敵人壓在一個淺潭裏,
一只手掏出手榴彈,
咬開保險蓋和藥引,
塞進仇人下邊,
等著時鐘一秒一秒的過去,
一、二、三、四、五、六、七,
「讓你見鬼去吧!」
一聲使他昏迷的巨響,
好像剛剛做了一場惡夢,
在世間最短暫的一瞬間,
他經歷了生死兩重天!

他退下來了!
一無所有地退下來了!
沒有擔架,
沒有所渴望得到的十只大洋。

「媽的騙局!」
一個沒有武裝的生命,
撐著一根松樹棍,
對於他,一切都成了空白。
然而他卻理解:
身上兩處珍貴的「藝術浮雕」,
是以生命和仇恨堆砌起來的,
是火與血塑造出來的。
可驕傲的「榮譽」啊!

他退下來了!
他沒有死!
看著身上那斜襟的
灰布衣裳,
那血紅的十字幌在眼前,
哦,又看見你了?
是的,他僥幸地留下來了!
這就叫「不死的榮譽」?
    ——喂,同志,你是哪部隊的?
    ——我?榮譽第x師!

劉火子
寫於:1940年舊曆除夕,桂林
刊於:1940年11月30日《大公報》文藝979期,第2版8頁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都市的午景

長短鐘針交指著正午的太陽, 說這是最平等的一瞬吧; 而地獄與天堂間的距離呢,遠著呵! 金屬的鐘音迴蕩於都市之空間, 一下,一下,緊敲著人們之顆心。 於是標金局裡的人散了, 堂皇的寫字間也空著肚子 看那意大利批檔的門階, 流注著白色的人流, 而雪鐵龍車子又把這人流帶走, 一隊,一隊,水中的游魚哪! 白色的人流把Cafe的肚子充實了, 豐滿的Tiffin,奇味的飲品, 雷電x播散著爵士歌音, 一口茶,一口煙, 笑語消磨這短促的一瞬。 金屬的鐘音迴蕩於都市之空間, 一下,一下,緊敲著人們之顆心。 於是煩雜的機聲戛然停止了, 黑洞洞的機房放走了人, 揩著汗珠,喘息! 低矮的門階, 流注著黑色的人流, 涼風拂去心之鬱抑, 才知道陽光那麼令人可愛! 肚子空了,走吧, 行人道上游著疲憊的人魚, 街頭,渠邊,蹲滿了人, 兩碗茶,一件腐餅, 耳間還存著權威者吆喝的厲聲, 一陣愁,一陣怨, 悲憤消磨這短促的一瞬。 長短鐘針交指著正午的太陽, 說這是最平等的一瞬吧; 而地獄與天堂間的距離呢,遠著呵! 劉火子 寫於:1934年8月 刊於:1934年11月23日,《南華日報》勁草

劉麗北:編者的話

讀者看到這些文字時,盤踞在我心頭數年的責任重負終可以放下了。這重負不僅是對父親劉火子深切的懷念,也是將這些對香港早期文學研究十分有用的珍貴資料整理重新公布於眾,讓有心人可以使用。 一九九零年春節,我離開生活多年的上海到香港定居。臨行前,父親囑托我,到香港後,一定要設法找一位筆名叫小思的盧瑋鑾女士。大約是一九八八年,盧瑋鑾女士曾經到上海托人找過父親,想瞭解三十年代香港文壇的舊事,可惜當時父親腦硬膜出血,正在醫院搶救,錯失了見面的機會。父親事後得知此事,深感遺憾,可是因健康日差,一直未能聯絡盧女士。 我在香港小思老師家里見到她搜集整理的幾百位香港作家的資料,其中關於劉火子的資料也有一疊卡片,有些內容竟然是我從未聽聞的。這時我才知道,儘管父親自一九五一年離開香港後再也沒能重返這塊生他育他的土地,可如今在香港還有人留意著他,還有人在搜集他三十年代在香港文學活動中的有關資料。 父親在上海《文匯報》當了二十年夜班總編輯,也許,新聞工作本身已是一種節奏非常緊張的工作,更何況是連續幾千個以夜當日耗盡心血的日子;之後又是十年「文化大革命」,父親被「反動文人」的帽子壓得抬不起頭,因此自我們懂事以來,雖然聽說父親有「詩人劉火子」的雅稱,卻幾乎沒見父親寫過詩。改革開放後,父親見到中國重現生機,沉寂了多年的詩興又重回,寫了一些謳歌建設的詩,亦有意將自己三、四十年代的舊作整理出來,可是時間已經不允許他完成這份心願了。 一九九七年,母親在父親去世後的第七年也辭世了,在整理父母的遺物時,我和弟妹們發現父親留下的字跡凌亂的詩稿。妹妹麗星將部分詩稿謄抄出來,有些看不清的地方畫上了問號。最初我只是打算為父親出版一本詩集,也算了卻子女紀念父親的一樁心事。這時恰巧見到劉以鬯主編,香港市政局出版的《香港文學作家傳略》,里面收集了父親劉火子的條目。一方面,條目認可了父親是香港文壇的一員,另一方面,條目的資料又簡單到令我深感不足。我瞭解到香港藝術發展局將保存和研究香港文學資料作為工作的主要方向之一,促使我想將父親三、四十年代寫的詩歌、文章儘可能地整理出來,我認為這與香港藝術發展局的宗旨是相符的,也是一件有裨益的事。 由於戰亂的原因,父親在一九四一年太平洋戰爭爆發逃離香港時,將香港寫的全部作品丟失了;第二次從桂林撤退逃難,又丟光了在桂林寫的作品;之後多次被迫匆匆離開一個城市,什麼都沒能留下。面對

常見問題

1、劉火子是誰? 劉火子(1911-1990)是少數能夠被中國主流文化界認同的香港詩人、報人和世界語(Esperanto)專家,他曾任香港《文匯報》總編輯及上海《文匯報》副總編輯,中國大百科全書上海分社副總編輯,《中國百科年鑑》創始人,主編。他首創了改革中國報紙橫向排版的「八欄編排法」及創編了新中國第一本綜合性年鑒--《中國大百科年鑒》。 2、重要性在哪里? 劉火子在1981年寫給盧瑋鑾(小思)女士的信中曾說過:「1936至1941年這個時期,香港文壇的確經歷著它從來沒有過的最光輝的年代,可惜長時間以來卻很少有人提起過它,這是不公平的。當今既然有人對地區性文藝,例如對被稱為文化城的桂林,對被稱為孤島的上海進行研究,那麼對抗日戰爭時期香港文藝的研究就不應有所例外」。 以往對於劉火子的認識僅限於他對中國報業的貢獻,對他在文學方面(特別是香港早期文學)的貢獻所述不多。事實上劉火子在香港新文學發展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份量。劉火子從事文學,尤其是新詩創作延續半個世紀;結識的朋友不僅有香港早期文學青年,亦有大批南下香港的著名北方文人,研究劉火子可以對三、四十年代香港文學的深度和廣度有更多的瞭解。 3、博客建立的過程是? 確切的日期說不清楚。最早可以追溯到1998年春節收到第一份資料手稿開始。其後一直忙於收集資料及查證資料,遍訪了北京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廣州中山圖書館、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香港大會堂圖書館等數家圖書館。緊接著又忙於資料的編輯及核對。大部份原始資料年代久遠,字跡模糊或潦草不清,僅人手輸入電腦就耗費了無數時間,直到2002年初才進行網站的建設工作。因為免費空間到期,內容在2008年開始博客化,現在除了缺失的資料外,已經基本完成博客化。 4、博客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本博客為保存史料而開設,含劉火子的詩稿、文獻、照片、研究及動向,為研究香港文學提供最真實可靠的材料。同時由於年代久遠,很多資料散失,也希望有心人提供相關的資料。 目前有:詩稿57篇、翻譯詩歌5篇、長篇通訊(紅香爐的百年祭)17篇、特稿4篇、散文6篇、回憶錄8篇(這個詞匯不太準確,也請有心人幫這個欄目起一個名字)、評論3篇,以及一些舊的照片和相關懷念的文章。 5、為什麼用博客進行出版? 主要的原因是方便這些資料能夠更為方便地被查找,也因為博客是免費的,可以長期保存,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