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60年代初,我進《文匯報》當記者,劉火子是副總編輯,分管夜班編輯工作,長年做夜班。我們當記者的寫了稿子,交給部門編輯,編輯修改後排字,然後交給部主任,由部主任簽字發往夜班編輯部。因此,除了開會,我很少有機會和身為副總編輯的劉火子見面。但對他的印象還是有的:高大的身材,夏天穿紡綢短袖衫,冬天穿中裝棉襖,圍著很長的手編羊毛圍巾,衣服都是很寬鬆的。我偶爾也去夜班編輯部探頭探腦,只見劉火子坐在皮的轉椅上,銜著煙斗,面前兩排相向而坐的編輯,手握紅色毛筆,在埋頭編著版面。中國研製的返回式遙感衛星首次成功返回地球,劉火子寫了一首詩,記得其中有一句「輕輕地軟著陸」,深得大家的欣賞。當時一位老編輯告訴我,劉火子是詩人,抗戰時就寫了許多詩,那位老編輯還能背得出他的詩句。 1957年,毛澤東當著徐鑄成的面表揚《文匯報》說:「你們《文匯報》實在辦得好,琴棋書畫,花鳥蟲魚,真是應有盡有。編排十分出色。我每天下午起身,必先看《文匯報》,然後看《人民日報》,有空再翻翻別的報紙。毛澤東所說的「琴棋書畫,花鳥蟲魚」、「應有盡有」是《文匯報》「彩色版」的內容,毛澤東所說的「編排十分出色」,正是出自劉火子的設計。在寫《毛澤東與文匯報》時,我採訪了幾十位「老文匯」,我把他們的回憶寫在書中:「『彩色版』是《文匯報》複刊後創辦的寓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于一體的副刊,在複刊前,徐鑄成訪鄧拓時受到鄧拓談話的啟發才產生的念頭。」「還是在辦《教師報》的時候,準備返滬的『老文匯』人馬就在醞釀如何辦這樣一個副刊。副總編劉火子把大綑的法國《人道報》翻來覆去,想吸取其編排上的一些新招。他主張這個專刊可以在周末出版,以豐富知識分子業餘生活為主要內容。據參加創刊編輯容正昌(黃裳之弟)說:『劉火子談的,我們都感到非常新鮮,因為那時什麼知識性、趣味性這類提法還沒有聽到過。』」 「彩色版」是《文匯報》的一個組成部分,它還是在追求擺脫蘇聯的辦報模式及新聞中的教條主義,冀望有所突破。「彩色版」所涉及的內容,即使以今天的眼光來看,也稱得上是豐富多彩,琳琅滿目。如文體方面,有漫談水上運動、怎樣劃船、給初學游泳者、談打獵、談踢毽運動、國際象棋的門徑、漫談圍棋、風箏這一門藝術、怎樣請女伴跳舞。影劇曲藝方面,有京劇老藝人蕭長華、荀慧生、郝壽臣談角色表演,攝影生活、銀幕後的戰鬥、動畫今昔談、評彈的表白。園藝飼養方面,有養花、盆栽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