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駱駝怎能穿過針眼呢?

我們的車子到達都勻的時候,都勻已成死市了。街上沒有行人也沒有軍隊。我們在那里恐怖地住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四點鐘,飄著雪,司機和助手等便冒著寒冷起來,燒起炭爐準備開走了。我們的車子一共載著二十八個人。其中一半是車主和司機的朋友,一半是朋友帶來的朋友。車主和司機都是廣西的農民,具有一副善心腸。由於在獨山非常吃緊的時候開出來,為了行駛的方便,本應是空著車子走的,但是車主卻始終不忍心把這批直接或間接的朋友丟下來。

當我們快要把發動機弄響了的時候,突然有一個地痞跑來問我們車主願不願做一宗好生意,他說有一個銀行的經理願出八十萬元高價包一部車子去貴陽。行李是很少的,人數也不過十四個人。那地痞還說,經理為人慷慨得很,假如交易成功的話,他會領到十萬塊錢賞金。

這的確是一宗好生意。但是我們已經有二十八個「乘客」了,雖然都是不付錢的,車主說,在這時期錢又算得什麼呢!於是他決定推掉這宗好生意。

地痞走了不久又回來,而且帶著一個露著驚慌神色的老年人,據他自我介紹,他就是什麼銀行都勻分行的經理李先生。

車主便對他說:我們已經有二十八個人了,而且都是自己人,局勢那麼緊張,中途叫他們任何一人下車都是不好的。

李先生仁慈得可以,他說這沒有多大關係,大家擠擠好了。逃難時還說什麼舒服呢?何況他們大小算來才十四個人,行李也只有幾個皮箱罷了。

「但是恐怕汽油不夠用,開到半途拋錨,怎對得起李先生呢?」車主說。這倒也是實情,我們從獨山開出來,機器幾天不曾休息過,汽油差不多都用光了。

「汽油麼!」銀行家不僅仁慈而且是慷慨,他說,「我們多得很!送你四十加侖夠用嗎?」

車主一時找不出第三個推卸的理由,就徵求我們的意見。我們想,這既然是一宗好生意,做做也是好的。我們實在也替車主的損失惋惜,他本來是有兩部車子的,一向在廣西內地做運鹽的生意,生活安靜異常。這一次戰爭把他們趕出來了,獨山最緊張的時候,卻有一部車子拋錨在路邊,來不及修好,眼巴巴犧牲掉了。這部車子呢,沿途花的錢也委實不少,汽油用去了七十多個加侖,而且車主不只載我們走,還得沿途供給我們伙食。在將來到貴陽去的這一段長途上估計花的錢顯然更龐大。因此,為了補償這次所受的損失,我們主張把生意接過來,但是有一個條件,我們必須一起走。好生意就這樣確定了。銀行家立刻交下十萬塊錢定金,就坐在司機旁邊催促著開車。他連聲說:局勢太緊了,太緊了,敵人說不定今天下午就可以衝到這里哩。

車子駛到某某銀行門前。銀行家的太太,銀行家的舅舅,銀行家的子女、媳婦、侄兒、外甥等一起十四個人用喜悅的眼色迎著車子來臨。行李的確不多,連那兩大木箱鈔票算來也不到十件。

但是,駱駝怎能穿過針眼呢?銀行家的本質漸漸地表露出來了。現在車子已到了銀行家門前了。那里有著四名荷著毛瑟的憲兵。有錢人一有了武裝勢炎就不再是那麼尋常,他開始命令我們把車里所有的東西都搬出來,即使是必須準備的輪胎汽油罐等也不准放在車廂里面。我們跟他說,車廂里的東西多點好,因為行車的時候,重點在下面比較安全。但是他卻說,下面是屬於他的,到貴陽的路途並不短,他們睡覺怎麼辦呢?他一直堅持著他的權利,並且叫憲兵「幫忙」我們搬東西。我們想,行李搬出來放到什麼地方呢,丟掉麼,那損失就太大了。我們便提出一個折衷的辦法,就是棉被之類的東西仍然放在車廂里,因為棉被是輕而軟的東西,可以臨時權充沙發,讓他們尊貴的屁股坐在上面。但是這要求也得不到他的答應,連一個十一寸長的小皮箱都不許放在里面。

那麼人又如何呢?跟行李一樣的遭遇,一個也不許坐到車廂里去。我們這二十八個人之中有三個女人,兩個老太婆和三個小孩子。我為了這八個婦孺向他們一家人請命,請他們允許他們坐到里面。

「他們擠在車尾一個小小角落就夠了,決不會佔去你們好多地方的,」我說,「我們年富力強的男人攀在車頂是沒關係的,她們婦孺就太危險了。」

「我們人數也不少了呀!」

「那麼三個小孩子和兩個老太婆坐進去行不行呢?」我把最初的要求打了一個折扣。

「不行的!不行的!」他搖搖手,「不要嘮囌了。」

我於是警告他:這一輛車子從獨山出來的時候,曾給巨人似的拽炮車踫過三次,創痕是隨處都可以指得出來的。支持著整個車廂的幾根柱子已經斷了,車子開得快一點或者拐彎的時候就可以聽見木頭撕裂的聲音。為了以後的安全,車廂里多載幾個人是必要的。而且我再三的向他聲明,我們二十多個人都是車主的朋友,沒有半個是「黃魚」。

無奈這一番說話都等於零。我想不出他何以這樣頑固的理由,是不是因為嫌我們髒,還是懷疑我們偷東西呢?

我們感到受了很大的侮辱。我們聳恿車主把這宗「好生意」拉倒。

但是車主鼓不起這種勇氣,只是嘴里嘟噥著「真受氣」這句話就算了。

結果我們自然屈服了。除了車主忍痛丟掉三個輪胎(每個價值十幾萬元)和我們老太婆等含淚丟掉了十幾件行李以外,就通通都搬到車頂去。行李平放在車頂上大概有兩尺厚度。然後,二十幾個人,不論老少男女都坐在行李上面。我們的頭頂高過一切的屋頂。而車廂里面呢?銀行非常講究,他把行李適當地陳設起來,有點像一個會客廳,十四個人疏疏落落地坐在當中閑談,銀行家太太閑情逸致地斜靠著身子抽著水煙袋。

在車頂就呈現著一幅絕對不同的景象。車子在不平坦的內街上駛向城外的時候,我們遭遇著不少驚險的場面。車子在內街每一次轉彎,車頂常常和屋檐相碰,因此有幾個人被瓦片撕破棉大衣,我的妹妹弄傷了肋骨,而且內街到處都是栽著樹木和橫掛著電線的,我的一個小外甥因為要躲避樹枝的打擊幾乎跌到車下,我的一個朋友因為看護小孩被弄破了眼鏡,另外一個人被電線劃破了額頭……特別是車子從橫跨馬路中央的牌樓底下駛過或者上坡下坡的時候,大家尤其膽戰心驚!

由於情勢的緊急,銀行家幾乎每一分鐘都催促司機把車子盡量開快。我們二十八個人每個人的眼睛不能有一秒鐘疏忽:無時無刻不在注意著公路上綿密的電話線和樹枝。車子是處於上重下輕的絕對危險狀里,已經支離破碎的車廂在左右搖擺著,不時發出木柱和鐵釘分離的尖銳的聲音,我們二十幾個人彼此用繩子縛著身體,用手緊扣著旁人的肩膊。我們每一個人都預感著下一分鐘死亡。在途中,我跟我的朋友說:「我們在表演著一幕不熟練的馬戲……我現在更加明白了,一種憎恨的感情所以發生的理由!」

我的內心在燃燒著憤怒之火。

一個飄雪的晚上,車子在山地上行駛著,因為路面鋪著雪,迫不得已在一個渺無人煙的山腰過夜。銀行家自然又是一陣咆哮。司機一向是不理會他的,這一次也幾乎跟他打起架來了。

我們整天不曾吃過一點東西,便馬上生起火堆燒飯吃了。車主是帶有大量的米和少許豬肉的。我也帶有七八尾小咸魚。善良的車主打發伙計燒了五次稀飯給同車的人分批進餐。那少許的豬肉自然是給司機們吃的,他們太勞苦了,是應該分得這享受。我被安排到最後一批,不幸跟那銀行家一起。我把那咸魚投在火堆里烤,有點像蘇聯那本小說《第四十一》里面描寫的情形差不多,只是我的咸魚卻瘦得可憐,連一點脂肪都沒有,發不出「吱吱」的聲音。而且當我防到嘴里的時候,我發覺那咸魚不知在什麼時候浸漬了汽油,一股非常怪異的氣味,刺激得鼻子喉頭十分難過。我和朋友們勉強吃了三四尾,其餘就剩下了。

那個銀行家和他的家人們也下來吃稀飯了。我是痛恨他的,不過說也奇怪,我愈是痛恨他,我就愈喜歡看到他。每一次他的影子閃過我的眼前,我都仔細地端詳他一下,我要從他的一舉一動中證實我們所以痛恨他的理由。你不要以為一個闊人的個性是永遠頑強的,到了必要時就會比什麼人更其卑屈。這就是當他有所求於他人的時候。銀行家一口氣吃了大半碗稀飯之後,他就發現我們鍋上的幾尾小咸魚了,他們家庭之間馬上就用江南鄉音談起這些咸魚來。我不完全聽得懂他們談的是什麼,但一定是談論我的咸魚的種類、價格和名字。三分鐘以後,那老家伙終於問起我了:

「劉先生,這是誰的咸魚呢?」他態度的謙卑使我感到驚訝。

「是我的!」我冷漠地答他。

「我們可以吃嗎?在內地吃咸魚真不容易啊,咸魚也是貴重的東西哩!」他笑著說,態度不很自然。

我凝視他好一會。我心里彷徨於兩個不同的答語之間。結果:

「你們吃吧!」我的仁慈戰勝了我的憎恨,我允許了他。不過我心里同時又涌現了另一個感覺:咸魚是有汽油味的,他們闊人怎能吃得下呢?但是我的想法錯了。他們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他說:「劉先生烤的咸魚我從來沒有吃過,味道很不錯呢!味道很不錯呢!」他居然說好,我好像很滿足了。

第二天,我們到了馬場坪。但是車子壞了。毛病在於馬達失去了效能。司機們修了一個晚上還是修不好。銀行家又咆哮怒吼起來了。而且當地有他所認識的軍隊和憲兵,他的氣概更是非凡。他大罵車主沒有信用,限期他即日中午修好。車主就說,一切都只有盡人事而已,此時此地有什麼辦法呢?銀行家便說:「車子既然有毛病,為什麼在都勻又答應把我們帶到貴陽呢?總之,限期今天中午修好,不然我就叫憲兵把你們押起來,把你們車子封掉,交給軍用。」

中午的時候,車子還未修好。但是他卻沒有封,也沒有押人。他只是說不再坐我們的車子了。從他嘴巴漏出來的消息,又是「緊得很」,敵人已到達麻江,距離不過二十五公里了。他托憲兵隊的朋友找到了另外一部車子,中午就馬上開走。我們聽到了這消息非常高興,好像放下了一個重擔子。從都勻到貴陽,馬場坪恰巧是全程的一半。既然生意拉倒了,照理銀行家家是應該繳交全部車費半數的,但是他卻左克右扣,只肯給予全部費用的五分之一。他說,在都勻的時候曾送給我們四十加侖汽油,該抵若干萬元了。

我們的車子終於修好了。我們正在得意地準備把車頂的東西全部搬回車廂里,卻不料當地的憲兵隊派了三十多名兄弟和家眷來,硬要坐我們的車子到貴陽。

我們無法拒絕,便只好一起擠在車廂里,簡直無法透得過氣。車子在山嶺顛顛簸簸地前進,從憲兵隊長口中我知道了這又是銀行家玩弄的詭計。那憲兵隊長說:「我們的上峰得到李先生的通告,他有一部開往貴陽的車子,沒有帶什麼東西。如果憲兵隊需要的話,可以附搭一部分弟兄到貴陽……」這真是一個很好的禮物!我們聽了這一番話,大家都發出一陣冷笑。而我記起那天晚上給他吃咸魚的情景,我一直在想:我是不是做錯了呢?

是的,我是不是做錯了呢?

劉火子
刊於:1945年春,重慶《真報》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都市的午景

長短鐘針交指著正午的太陽, 說這是最平等的一瞬吧; 而地獄與天堂間的距離呢,遠著呵! 金屬的鐘音迴蕩於都市之空間, 一下,一下,緊敲著人們之顆心。 於是標金局裡的人散了, 堂皇的寫字間也空著肚子 看那意大利批檔的門階, 流注著白色的人流, 而雪鐵龍車子又把這人流帶走, 一隊,一隊,水中的游魚哪! 白色的人流把Cafe的肚子充實了, 豐滿的Tiffin,奇味的飲品, 雷電x播散著爵士歌音, 一口茶,一口煙, 笑語消磨這短促的一瞬。 金屬的鐘音迴蕩於都市之空間, 一下,一下,緊敲著人們之顆心。 於是煩雜的機聲戛然停止了, 黑洞洞的機房放走了人, 揩著汗珠,喘息! 低矮的門階, 流注著黑色的人流, 涼風拂去心之鬱抑, 才知道陽光那麼令人可愛! 肚子空了,走吧, 行人道上游著疲憊的人魚, 街頭,渠邊,蹲滿了人, 兩碗茶,一件腐餅, 耳間還存著權威者吆喝的厲聲, 一陣愁,一陣怨, 悲憤消磨這短促的一瞬。 長短鐘針交指著正午的太陽, 說這是最平等的一瞬吧; 而地獄與天堂間的距離呢,遠著呵! 劉火子 寫於:1934年8月 刊於:1934年11月23日,《南華日報》勁草

劉麗北:編者的話

讀者看到這些文字時,盤踞在我心頭數年的責任重負終可以放下了。這重負不僅是對父親劉火子深切的懷念,也是將這些對香港早期文學研究十分有用的珍貴資料整理重新公布於眾,讓有心人可以使用。 一九九零年春節,我離開生活多年的上海到香港定居。臨行前,父親囑托我,到香港後,一定要設法找一位筆名叫小思的盧瑋鑾女士。大約是一九八八年,盧瑋鑾女士曾經到上海托人找過父親,想瞭解三十年代香港文壇的舊事,可惜當時父親腦硬膜出血,正在醫院搶救,錯失了見面的機會。父親事後得知此事,深感遺憾,可是因健康日差,一直未能聯絡盧女士。 我在香港小思老師家里見到她搜集整理的幾百位香港作家的資料,其中關於劉火子的資料也有一疊卡片,有些內容竟然是我從未聽聞的。這時我才知道,儘管父親自一九五一年離開香港後再也沒能重返這塊生他育他的土地,可如今在香港還有人留意著他,還有人在搜集他三十年代在香港文學活動中的有關資料。 父親在上海《文匯報》當了二十年夜班總編輯,也許,新聞工作本身已是一種節奏非常緊張的工作,更何況是連續幾千個以夜當日耗盡心血的日子;之後又是十年「文化大革命」,父親被「反動文人」的帽子壓得抬不起頭,因此自我們懂事以來,雖然聽說父親有「詩人劉火子」的雅稱,卻幾乎沒見父親寫過詩。改革開放後,父親見到中國重現生機,沉寂了多年的詩興又重回,寫了一些謳歌建設的詩,亦有意將自己三、四十年代的舊作整理出來,可是時間已經不允許他完成這份心願了。 一九九七年,母親在父親去世後的第七年也辭世了,在整理父母的遺物時,我和弟妹們發現父親留下的字跡凌亂的詩稿。妹妹麗星將部分詩稿謄抄出來,有些看不清的地方畫上了問號。最初我只是打算為父親出版一本詩集,也算了卻子女紀念父親的一樁心事。這時恰巧見到劉以鬯主編,香港市政局出版的《香港文學作家傳略》,里面收集了父親劉火子的條目。一方面,條目認可了父親是香港文壇的一員,另一方面,條目的資料又簡單到令我深感不足。我瞭解到香港藝術發展局將保存和研究香港文學資料作為工作的主要方向之一,促使我想將父親三、四十年代寫的詩歌、文章儘可能地整理出來,我認為這與香港藝術發展局的宗旨是相符的,也是一件有裨益的事。 由於戰亂的原因,父親在一九四一年太平洋戰爭爆發逃離香港時,將香港寫的全部作品丟失了;第二次從桂林撤退逃難,又丟光了在桂林寫的作品;之後多次被迫匆匆離開一個城市,什麼都沒能留下。面對

常見問題

1、劉火子是誰? 劉火子(1911-1990)是少數能夠被中國主流文化界認同的香港詩人、報人和世界語(Esperanto)專家,他曾任香港《文匯報》總編輯及上海《文匯報》副總編輯,中國大百科全書上海分社副總編輯,《中國百科年鑑》創始人,主編。他首創了改革中國報紙橫向排版的「八欄編排法」及創編了新中國第一本綜合性年鑒--《中國大百科年鑒》。 2、重要性在哪里? 劉火子在1981年寫給盧瑋鑾(小思)女士的信中曾說過:「1936至1941年這個時期,香港文壇的確經歷著它從來沒有過的最光輝的年代,可惜長時間以來卻很少有人提起過它,這是不公平的。當今既然有人對地區性文藝,例如對被稱為文化城的桂林,對被稱為孤島的上海進行研究,那麼對抗日戰爭時期香港文藝的研究就不應有所例外」。 以往對於劉火子的認識僅限於他對中國報業的貢獻,對他在文學方面(特別是香港早期文學)的貢獻所述不多。事實上劉火子在香港新文學發展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份量。劉火子從事文學,尤其是新詩創作延續半個世紀;結識的朋友不僅有香港早期文學青年,亦有大批南下香港的著名北方文人,研究劉火子可以對三、四十年代香港文學的深度和廣度有更多的瞭解。 3、博客建立的過程是? 確切的日期說不清楚。最早可以追溯到1998年春節收到第一份資料手稿開始。其後一直忙於收集資料及查證資料,遍訪了北京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廣州中山圖書館、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香港大會堂圖書館等數家圖書館。緊接著又忙於資料的編輯及核對。大部份原始資料年代久遠,字跡模糊或潦草不清,僅人手輸入電腦就耗費了無數時間,直到2002年初才進行網站的建設工作。因為免費空間到期,內容在2008年開始博客化,現在除了缺失的資料外,已經基本完成博客化。 4、博客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本博客為保存史料而開設,含劉火子的詩稿、文獻、照片、研究及動向,為研究香港文學提供最真實可靠的材料。同時由於年代久遠,很多資料散失,也希望有心人提供相關的資料。 目前有:詩稿57篇、翻譯詩歌5篇、長篇通訊(紅香爐的百年祭)17篇、特稿4篇、散文6篇、回憶錄8篇(這個詞匯不太準確,也請有心人幫這個欄目起一個名字)、評論3篇,以及一些舊的照片和相關懷念的文章。 5、為什麼用博客進行出版? 主要的原因是方便這些資料能夠更為方便地被查找,也因為博客是免費的,可以長期保存,更新